留法学人70年不变的爱国情 - 教育培训加盟商 教育培训加盟
记者 永久免费精品影视网站
100年前,他们登上了远赴法兰西的轮船,为民族寻求救亡之道;
70年前,他们登上了天安门城楼,见证了人民共和国的成立;
40年前,他在南海边画了一个圈,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;
今天,他们奋斗在国内外的各行各业,为祖国架起沟通世界的桥梁。
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百年伟业,到共和国发展建设的70年征程,一代又一代的留法学人为此不懈奋斗。从昔日艰苦卓绝的求学环境,到今日物质丰富的生活条件;从昔日救国图存的坚定信念,到今日展望世界的壮志雄心,不变的是留法学人留学报国的光荣传统。
共和国缔造者的法兰西情结
2014年,主席在巴黎出席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时指出:“共产党老一代人中很多是在法国负笈求学的,周恩来、邓小平、蔡和森、陈毅、聂荣臻等人就是他们中的佼佼者。”
法国作为西方文明的代表、进步思想的起源地、革命的摇篮,于20世纪20年代吸引了大批有志青年,他们是最早的一批留法学人,他们在法国勤工俭学,上下求索,为积贫积弱的祖国寻求自救的良方。也正是在法国,他们第一次提出了建立共产党的主张。这一时期,在法国学习和工作过的还有严济慈、钱三强、巴金、徐悲鸿、冼星海等。勤工俭学运动作为20世纪第一次“自费留学热潮”,为革命的胜利培养了大批马克思主义革命家,为人民共和国初期各领域的发展建设培养了宝贵人才。他们在法兰西的土地上度过了一段青春岁月,也正因如此,这些共和国的缔造者有一种浓浓的法兰西情结。
彻夜不辍的笔耕:周恩来在法国
1920年至1924年周恩来留学法国,其中1922年至1924年,他住在巴黎十三区意大利广场以东数十米的戈德弗鲁瓦旅馆内。作为共产党党员及旅欧少年共产党负责人,周恩来曾“旅欧少共”的刊物编辑工作。为了顺利展开工作,周恩来索性把编辑部搬到了自己并不宽敞的住所,李富春、邓小平、聂荣臻等人都曾在这间仅七八平米的“斗室”工作过,这里成为了这些未来共和国的缔造者们为革命事业奋斗的最早“根据地”。他们笔耕不辍,灯火彻夜通明,累了就在这里打地铺,他们在这里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,坚定了马克思主义信念,学到了先进的文化知识,为革命的成功和新的发展建设打下了基础。
留学法国是周恩来非常重要的一段人生经历,对其一生有不可磨灭的影响,海外学习生活的经历让他见识了各地的风土人情,培养了他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打交道的能力。从万隆会议、日内瓦会议到重返联合国谈判,周恩来总是以“东方的翩翩君子”的姿态出现在各国代表面前,为共和国争取到了一次又一次突破性胜利,为新的外交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。
编辑:教育培训加盟商 教育培训加盟
审核:永久免费精品影视网站